紅磚牆 (1930年代)

imd_eng_button
  • 導賞片段

 


  • 遺跡資訊

保育重點:紅磚再現

為建築物進行保育時,保育團隊除了考慮建築物的年份之外,還需要瞭解它由建成至今,曾進行過的改動,以及該改動的歷史意義,然後再根據建築物現時的「健康狀況」及新用途的需要進行評估,分析應否將其回復至最原本的面貌,或某個特定階段的狀況。

中區的建築與下區建築不同,中區的為單層紅磚結構。天幕下的建築內牆原本亦是紅磚表面,在作為醫院用途時已被鋪上水泥,並髹上白色油漆。

為令紅磚再現,保育顧問以不同方法嘗試去除磚牆表面的水泥,包括以人手逐寸鑿開原本的水泥表面,再以機器輕輕打磨紅磚表面,去除殘留的水泥,再經過除鹽及塗上透明保護物料的工序,使紅磚重現。後來,專家亦改建天幕,方便戶外活動同時防止紅磚牆受風吹雨打。

為了令紅磚再現的同時,仍保持其他已鋪上水泥白漆的牆壁,活化團隊投入了不少的人力資源同智慧,最後選擇了只還原中區天幕的部分紅磚牆,這樣既讓訪客瞭解到原先的材料,又不損害建築物本身的結構。

 

逐吋以人手鑿開原本的水泥表面 再以機器輕輕打磨紅磚表面,去除未鑿清的水泥(紅圈為已打磨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