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動‧感」──用鏡頭探索崑曲表演的「美」
傳統戲曲與潮流攝影交織共融

 
(2017年8月16日,香港) 由饒宗頤文化館江蘇省蘇州崑劇院合辦的「光‧影‧動‧感──用鏡頭探索崑曲表演的美」是一個別開生面的傳統戲曲推廣活動,已於8月14日晚假座饒宗頤文化館演藝廳圓滿舉行。以往崑劇表演往往是嚴禁在場內攝影,但是次示範表演活動的一大特色就是容許觀眾攜帶相機入場並盡情拍攝,通過將潮流攝影與傳統戲曲兩種藝術元素的結合,向觀眾打開了一扇認識崑曲表演藝術的大門,讓觀眾把舞台上表演的華采,用鏡頭、用眼睛、用按動快門的指頭來把崑曲的「美」留住。

作為中華傳統戲劇表演的典範,崑曲綜合了文學、音樂、舞蹈、語言、雜技等多樣藝術形式,在舞台上以一個綜合性的方法來呈現給觀眾欣賞,經過六百多年的承傳和發展,崑曲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歷久不衰。為推廣崑曲,主辦方構思這次活動並創新形式,希望探索如何使用一種現代的藝術方法「攝影」,讓觀眾以攝影家的角度去認識一種古老的傳統藝術。活動主持人呂福海先生國家一級演員,他以四十多年的舞台經驗為觀眾介紹了幾個崑曲主要表演行當的特色,如:於《虎嚢彈》「山門」的示範中,具霸氣的淨角」花臉幽默的丑角」小花臉的「對子戲」,往往會於劇中展現出性格對比鮮明的角色;另外也解說了如何利用鏡頭去捕捉演員的神采、如何拍攝一張「活」的作品。其中一個拍攝的竅門是當演員配合不同鑼鼓節奏去演譯一連串「行當」角色的動作,直至「亮相」的一刻,便是演員眼神動作最閃亮的時候,便要及時按動快門去捕捉此重要時刻了。只要對崑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及認識,便可輕而易舉地拍攝出一張活靈活現的相片。
當晚幾位演員 ── 周雪峰、呂佳、朱瓔媛、唐榮及柳春林江蘇省蘇州崑劇院樂隊的伴奏下,先後表演了「山亭」、「遊園」、「驚夢」、「借茶」四個精彩折子戲的片段,其中包含了生、旦、貼、淨、丑五個行當的演出。觀眾在聆聽演講、拍攝時,都顯得十分專心和興緻甚高,相信大家都能通過這次活動,對崑曲藝術有所更多的認識和啟迪。

國家一級演員呂福海先生主持活動並演講介紹崑劇表演特色

崑劇攝影愛好者雀躍地舉機捕捉演員最佳神韻

崑劇經典戲《牡丹亭》「遊園」由呂佳和朱瓔媛演出,青春靚麗

示範《虎嚢彈》「山門」表演花和尚魯智深貪吃酒的有趣故事

《牡丹亭》「驚夢」演出柳夢梅和杜麗娘夢中相遇,感情真摯浪漫

柳春林和呂佳合演《水滸記》「借茶」,分飾張文遠和閻惜姣,演來雅而不俗

 

關於饒宗頤文化館

「饒宗頤文化館」座落於擁有百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群,位於荔枝角山崗中的城市綠洲,是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首批保育項目,由非牟利慈善機構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以「香港文化傳承」為主題,展開修復、保育及活化,見證本港文物保育發展的一個新里程。文化館以當代中國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之名命名為「饒宗頤文化館」,彰顯饒宗頤教授對漢學作出非凡的貢獻,秉承「文化傳承」的理念。文化館肩負起傳承中華文化、促進文化交流、貢獻社會的使命,藉著舉辦不同的展覽、講座、工作坊、表演藝術、學生及綜合活動等,使市民大眾能透過這個平台,得以傳承和體驗獨特的香港文化。
www.jtia.hk

 

關於江蘇省蘇州崑劇院

作為崑曲發源地職業院團,堅持古老的傳統樣式,純正的崑劇風貌,在全國崑劇院團中獨樹一幟。繼傳字輩之後,相繼培養“繼”、“承”、“弘”、“揚”、“振”五代蘇州崑劇人。2014年12月列入蘇州市政府實事工程的江蘇省蘇州崑劇院新院落成並投入使用,作為蘇州崑曲傳承成果綜合展示場所和演出推廣平臺,集藝術傳承、劇場演出、教育培訓、公益推廣、開放體驗多項功能於一體。劇院榮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獲江蘇省政府集體一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江蘇省文化廳集體三等功三次,蘇州市集體二等功和三等功一次。

 

如有任何垂詢,請聯絡饒宗頤文化館:

節目查詢:劉國輝先生(Lau Kwok Fai)     電話:2100 2821      電郵:kflau@jtia.hk
傳媒查詢:葉頌欣小姐(Connie Yip)         電話:2100 2895      電郵:marketing@jtia.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