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即時發佈

 

「香港百年蛻變之移山填海」先導講座系列【第講】
「舊貌新顏:移山填海面面觀」

 

(2019年1月31日,香港) 為配合饒宗頤文化館品牌項目「香港百年蛻變」展覽而舉辦的先導講座系列,邀請了是次專題展覽的專家顧問,著名香港歷史學者丁新豹教授主講,至今已進入最後一講了。過去舉行的四場講座,第一場全場爆滿,其餘三場講座亦分別於中庭及文化講堂加開了同場直播,依然坐無虛席。丁新豹教授以風趣幽默的言詞,述說香港島、九龍半島及新界的填海故事及歷史,而壓軸答問環節更邀請了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教授一起以有趣生動的陳述回應觀眾的提問。昨天舉行的最後一講繼續由兩位香港歷史學術界的頂尖人物以對談形式拆解香港填海工程的前世今生

 

香港歷史上幾次大型填海工程主要基於幾個原因而促成的,而各項工程亦深遠地影響其後香港社會及民生的發展。

  • 為了改善衛生環境:吉席.遮打爵士於港島歷史上最重要的海旁填海工程中,提出將當時釋放毒氣、充滿黑色淤泥的維多利亞城前灘轉化為健康乾爽的土地,防止在退潮時散發有毒氣體,毒害鄰近居民。而其後中環的填海地段主要建置了新的大會堂、新碼頭、為過海渡輪而設的交通大堂、公共花園及長廊。

 

  • 了增加土地興建房屋應付激增人口:1911年的人口統計顯示殖民地人口總數為456,739人,直至1921年的人口統計顯示殖民地人口總數增至625,166人,加上香港經濟向好,土地供應需求增加,因而要進行海旁東填海工程,以興建更多樓房,藉此緩解現時市中心過於擁擠的問題。

 

  • 了增加文娛休憩空間:由於銅鑼灣土地供應短缺及適合發展運動場,因而進行填海工程,為土地匱乏的城市增添300萬平方尺的土地供應,全數用作興建運動場、遊樂場及休憩空間。

 

  • 為了興建鐵路及火車總站:1904年中英雙方達成共識興建鐵路,以尖沙咀訊號山為總站,九廣鐵路於1910年建成,並於10月通車,但考慮到貨運起卸及乘客往來港島與九龍的方便,因此鐵路總站的選址以臨海為佳,而需要進行填海工程。

 

  • 從地產項目變飛機場:昔日的啟德濱由於環境衛生欠佳,加上20年代工運頻仍,香港經濟衰退,啟德濱住宅區滯銷,部分新填土地荒廢,於是1924年把新填地東面空地用作飛機升降,其後,港府於1927年從嚴重虧損的啟德公司手中收購啟德濱地,並繼續完成第三期填海計劃。新填土地分別用作皇家空軍用地及商用機場,機場的填海工程為香港日後空運發展奠下基礎。

 

  • 了興建軍營:1920年代,香港先後爆發了多次工運,反英情緒高漲,英廷認為有加強防衛之需要,乃增調英軍來港駐防,於1926年把部分新填海地闢作軍營之用。

 

  • 了在新界發展新市鎮:1953年,香港人口已增至約225萬,面對人口暴增及市區土地短缺問題,政府必須開拓新界以疏導市區人口。比較近九龍的新界地區如沙田、荃灣、屯門被闢為衛星城市,各設有聯繫市區的交通網絡、教育、醫療、文娛康樂活動等公共設施,以至日常生活飲食所需,各區均著重工商業發展,為區內市民提供就業機會。

 

綜觀全球各地的填海工程,與世界各城市比較,香港填海所佔土地面積的比例只佔6.4%,而其中以巴林的76.3%名列首位,位於亞洲的新加坡亦佔22%。假如當年沒有填海工程,現在便不會出現一些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物和設施,如:紅磡體育館、紅磡火車站、香港文化中心、香港高鐵西九龍站、西九文化區、威爾斯親王醫院、香港國際機場、國際金融中心等。

 

於對談分享的互動環節當中,丁新豹教授、劉智鵬教授及在場各觀眾均討論得滔滔不絕,互相分享昔日的有趣見聞。當中丁教授提及昔日於銅鑼灣曾設有一間牛奶公司冰廠,冰廠養了一隻企鵝,每天下午會有專人帶着企鵝外出散步,大家真的意想不到在街上能與企鵝有一面之緣,這個奇景相當有趣。劉智鵬教授更憶述小時候在維多利亞公園玩耍,發現公園內有個小山丘,當時非常好奇為何因填海而建的維園會填了一個小山丘出來,尋根究底後發現原來山丘附近是維園泳池的所在地,因此刻意將土地填高一點以方便挖建泳池。另外亦有一位在場觀眾分享其少時候於銅鑼灣的明渠(即接駁昔日1920年由寶靈頓運河改成的暗渠及現今堅拿道行車天橋的所在地)一帶釣魚玩樂,成功捕獲一條受驚過度而發脹了的雞泡魚,將其充當足球般耍樂,其後此明渠為配合香港海底隧道的通車而於1960年代被填平。以上每個有趣的故事均與香港昔日的填海工程有著莫大的關係。

丁新豹教授(左)及劉智鵬教授(右)合照

丁新豹教授剖析香港歷年的填海工程

劉智鵬教授(左)及丁新豹教授(右)與現場觀眾
對談分享昔日的有趣見聞

前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先生語重心長地道出,每一件事情的發生是沒有完美答案的,必須尋求大社會的共識,相互訂定切割位才可以解決問題。

約攝於1910年的中區海傍

 

約攝於1868年位於東角(位於現今的銅鑼灣)的
渣甸洋行貨倉及辦公室

從維多利亞港遠眺九龍半島的天星碼頭、
九廣鐵路車站及半島酒店(攝於1933年)

飛機正準備降落啟德機場(攝於1972年)

 

 

關於饒宗頤文化館

「饒宗頤文化館」座落於擁有百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群,位於荔枝角山崗中的城市綠洲,是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首批保育項目,由非牟利慈善機構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以「香港文化傳承」為主題,展開修復、保育及活化,見證本港文物保育發展的一個新里程。文化館以當代中國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之名命名為「饒宗頤文化館」,彰顯饒宗頤教授對漢學作出非凡的貢獻,秉承「文化傳承」的理念。文化館肩負起傳承中華文化、促進文化交流、貢獻社會的使命,藉著舉辦不同的展覽、講座、工作坊、表演藝術、學生及綜合活動等,使市民大眾能透過這個平台,得以傳承和體驗獨特的香港文化。www.jtia.hk

 

關於「香港百年蛻變」

饒宗頤文化館自2014年推出的品牌項目「香港百年蛻變」,是一個面向市民大眾的香港歷史普及活動,以推廣本港歷史文化知識為目的。展覽至今已累積參觀人次近30萬,前來參觀的師生約有1萬2千人。配合展覽舉辦的活動,包括講座、學生半日營和專題報告比賽,累計約有1萬3千師生參加。新一年度的「香港百年蛻變」將以「移山填海」為題。

 

如有任何查詢,請聯絡饒宗頤文化館:

展覽查詢:陳雅文小姐        電話:2100 2899         電郵:carinachan@jtia.hk

傳媒查詢:葉頌欣小姐        電話:2100 2895         電郵:marketing@jtia.hk